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河长制发源地: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发布时间:2017-04-13 00:00 浏览次数:

  □记者 邓淑珍 郑爽 马颖卓 尤珍

 

  仲春时节的河长制发源地无锡,春意正浓。

 

  徜徉在太湖大堤上,右岸的无锡贡湖湾湿地清波荡漾,岸边绿意水草随波招摇,转身远眺太湖,烟波浩渺,帆影点点;漫步蠡湖开放式公园,枕水长廊,步移景换,游客欢声笑语飞扬其间……

 

  随着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起源于无锡的河长制,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太湖之滨驶向全国万千河流。

 

  3月14日,在无锡召开的太湖流域片河长制工作培训班暨现场交流会上,无锡明确提出:将加快打造河长制管理“升级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肩负使命,挺立潮头,无锡河长制“升级版”扬帆起航。

 

梁溪河泰康浜布设石墨烯光催化网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记者 陈锐/摄)

问题导向激发守正出新

河长制全面升级再出发

  无锡,位于太湖西北部,且多湖湾,是距离太湖最近的城市。2007年,为应对供水危机,无锡市以改善水环境为主要目标,提出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挂牌治水”,首创了河长制。经过十年治理,全市大小河流一天天活起来、健康起来,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向好,连续九年实现安全度夏。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太湖水质根本性好转的拐点尚未到来,太湖治理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参加江苏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指出。

 

  中央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在对全国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命题的同时,也对无锡这个河长制发源地提出了新的考验。

 

  河湖管理保护面临着新老问题交织的复杂形势,这是全国的共性,无锡亦不例外;而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的水源要求更迫切,全市水环境虽在不断改善,但经济增长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约束却丝毫未减,甚至日益加剧,这是无锡的特性。据介绍,目前无锡全市域岸每平方公里有200多家企业,人口超过1万人,多的可达5万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比全国其他地区更为突出。

 

  无锡市委、市政府近年始终把治水摆在全市工作的核心位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无锡市已实现水利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多规合一,并强调水利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在重大项目、重点片区开发、重要地块开发中必须满足其要求。这也充分体现了打好水环境治理补短板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在前不久召开的无锡市太湖治理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汪泉指出,当前河湖治理处于不进则退的“节骨眼”,“要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考核,全力推动太湖和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修复”。

 

  正视治水效果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盼之间的差距,无锡市牢固树立“在路上”和“再出发”的理念,正是坚持问题导向激发了系统治水的守正出新,不断自我加压,以“定了干、马上办、办到底”的责任担当,踏上河长制全面升级的新征程。

 

  对无锡这个河长制的发源地,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给予高度关注,吴文庆局长多次深入无锡调研走访后,明确表示:支持无锡打造河长制管理“升级版”,以更好的规范、更高的水平、更实的举措,树立起河长制管理的标杆;要求无锡“继续传承先发优势,在河长制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五联治水”构成升级内核

持续推动无锡“生命工程”

 

  无锡市副市长刘霞认为,从十年来探索走出的“河湖水问题治理新路”到“具有无锡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看似表述上的简单变化,体现的是无锡河长制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发展目标和方法举措的全面提升。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无锡“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下,“升级版”的河长制明确强调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坚持党政领导、河长主导,坚持系统治理、机制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一河一策,坚持依法监管、铁腕治污,在刘霞看来,这五项坚持,是对十年创新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将河湖治理与保护作为无锡“生命工程”的持续推动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从着力改善水环境,到统筹河湖功能管理、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围绕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湖资源保护、河湖执法监督、河湖长效管护、河湖综合功能等八个领域,“升级版”的河长制在中央要求的六项主要任务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细化实化,突出“河湖资源保护”和“河湖长效管护”,涉及领域更广,目标更明确。

 

  从党政领导、河长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共治、长效管护的管理机制,到进一步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面向全市水域,“升级版”的河长制进一步深化。

 

 

  要保证河长制管理水平“升”得上去,关键还靠措施“落”得下来。经过深入研究,不断思考,无锡提出将认真抓好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探索形成“五联治水”新模式。

 

  ——升级方向标,做到上下联推。“上下同欲者胜”。方向上,与中央要求、无锡实际对标;工作上,因地制宜提标;执行上,对优化实施方案和细化责任定标。

 

  ——织密责任网,做到纵横联动。重担压向责任传导、任务压实的关键处,重心落向水域全覆盖的细微处,重点移向“老大难”“卡脖子”的疑难处。

 

  ——发力补短板,做到城乡联建。扎实推进生产一体化减排、生活一体化改善、生态一体化恢复,促进工业达标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减少,提高城乡污水接管率、处理率和达标率,打通山水林田湖间的“关节”和“经脉”。

 

  ——探索创新策,做到标本联治。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上的原则,把创新体现在源头治理、技术改进、制度完善上,减少污染产生的排放总量,提升河湖动态监管的信息化水平,激发治理管护的活力动力。

 

  ——彰显公信力,做到内外联督。强化执法监管、社会监督,推进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加强面向公众的宣传引导。

 

思想明确了,路径清晰了,“升级版”河长制立足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瞄准生态文明的方向阔步踏上新征程。

 

共建共治织就立体治水网

齐力画出治水“最美同心圆”

 

  河湖健康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一头连着百姓的心。

 

  担任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的市水利局局长张海泉告诉记者:“目前,无锡每条河流的公示牌均已全新升级换装。”较之过去,新增或细化了河长职责、河道简介、河长制管理目标、水质目标、水系情况等内容,亮黄色的监督电话尤为显眼,群众监督河长治水、共同参与治水更加方便。

 

  长广溪湿地公园,连接蠡湖和太湖的生态廊道。经过近年开展的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工程,这里已成为锡城百姓家喻户晓的开放式大景区,居住在附近的市民说:“出了家门就是公园,水活景美,看着心情就好。”

 

  伴随着河长制升级,河湖管理的新技术、新机制不断涌现。

 

  在无锡母亲河梁溪河,无锡市委一把手李小敏任市级河长。站在碧溪桥上,水面上的一组红色小球串起的“网”令记者眼前一亮。据介绍,这种“网”的主材源于蜚声科技界的石墨烯技术,无需任何动力装置,也无需投加化学试剂或生物菌种,在自然光下,通过催化分解水中有毒物质,并提高溶解氧,以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在太湖深入无锡的内湖——蠡湖,副市长刘霞担任市级湖长,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张中云担任属地湖长。“集团化管理的优势是管理区域集中,遇事不扯皮;其次是管理资金可统筹安排,比如集团所辖收费公园景区资金可贴补开放式景区的管护费用。”谈起 “企业湖长”这个新身份,张中云既感到职责重大,也表示压力不小,“蠡湖是无锡城市形象的名片,若是水质不好、湖面不干净,我这个属地湖长难辞其咎。”

 

  河长制,带来河长治。无锡这颗太湖明珠,亦愈发闪亮。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连连,但无锡没有丝毫满足、丝毫懈怠。“在路上”和“再出发”的理念,一直牢固树立在无锡市治水者的心中。

 

  刘霞向记者勾画了这样一幅蓝图:到2020年,无锡全市河湖管理保护规划体系基本建立,河湖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全面落实,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市黑臭和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基本消除……河湖资源利用科学有序,河湖水域面积稳中有升,河湖防洪供水生态功能明显提升,“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现代河网水系基本建成,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高。

 

  在这张蓝图上,河长制“升级版”以河流为经纬,以压实责任为铰接点,织就了一张全社会同参与、共发力的立体治水网。无锡市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及公众齐力夯实每个点、绷紧每条线,共建共治共享“强富美高”新无锡的治水“最美同心圆”正逐渐形成。

太湖水利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