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情况
安徽省水利厅“谋划2025”系列报道之一:着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发布时间: 2025-01-24 13:57 浏览次数:

编者按: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水利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建立健全水利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全省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厅办公室特推出系列报道“谋划2025”,本站从今天起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坚持预字当先、以防为主,全力防范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风险,构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固防线。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启动实施全域水患治理工程,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破解淮河尾闾不畅问题。力争开工巢湖防洪治理工程,提升巢湖排洪能力。加快实施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建成歙县段分洪控制闸工程。谋划推进长江洲滩圩垸分类整治、长江干堤提标升级、丰乐水库扩建等工程。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治理,加快完成淠河民生堤加固工程建设,推进颍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实施汲河漫破堤防修复提升工程,举一反三排查整治全省中小河流安全隐患。统筹推进骨干防洪治理工程和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整体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强化“云中雨”监测预报。统筹规划推进水利测雨雷达组网建设,加快已建测雨雷达调试应用,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共同探索雷达数据跨部门组网使用,实现关口前移。强化“落地雨”监测预报。以流域为单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及暴雨中心优化充实300个雨量站点,进一步提高监测覆盖率。在100个重要预报节点站配备卫星备用信道,提高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测验和通讯保障能力。加快产汇流水文模型、洪水预报模型研发应用。强化“洪水演进”监测预报。优化水文站网布局,在重要预报节点及上游河段调整或新建水文水位站,推进水文测站现代化改造,提升高水位洪水和超标准洪水监测能力。修订流域洪水预报方案,建立健全“三道防线”耦合贯通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通过水位、流量等正向、反向“演进”预报,进一步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

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完善分工明确的责任落实体系。严格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落细水库大坝、河道堤防、水闸、蓄滞洪区、在建工程防汛责任人职责,落细薄弱堤段、险工险段、病险工程巡查防守责任,落细监测预报、调度指挥、技术支撑全链条职责,针对性完善山洪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和人员转移“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责任。完善支撑有力的决策支持体系。配齐配强熟悉雨水情监测预报、工程建设管理和调度运行、应急抢险等方面专业力量,摸清水旱灾害风险底数,完善应急响应和行动联动机制、水利技术力量重点部位巡查及“抢早抢小”机制,进一步提升水利抢险物资队伍保障能力。推进79个重点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四预”能力建设,上线运行淠河预报调度系统。完善协同高效的调度指挥体系。细化落实会商研判、预警发布、工程调度、专项部署、下达执行等环节措施,完善重大水旱灾害事项调度指挥处置流程,强化跨区域重要工程调度协调和信息通报机制,开展水利工程防洪、供水、生态多目标协同调度,确保指令畅通、执行到位。

太湖水利官方微信